每服五钱,水一大盏半、姜三片、枣一枚,煎至七分,去滓治男子妇人骨断,用此煎水洗后整骨。上为末,汤调三钱,须臾呕、汗便解。
大法曰∶脉浮不可下。是以大承气汤得其甘草则尤妙也。
故经云∶病在阳则热而脉燥,在阴则寒而脉静。或云冬伏寒邪于肌肤骨肉之间,至于春变为温病,夏变为热病,秋变为湿病,冬变为正伤寒病者,及名冒其寒而内生拂热,热微而不即病者,以至将来阳热变动,或又感之而成热病,非谓伏其寒气而反变寒为热也。
故立功取胜,存乎其人。 骨者肾之余,肾虚则骨冷,骨冷所以痛。
然气并于内,而外无气,故寒战,脉不能燥,甚而沉细欲绝,静或不见也。 万一病自作臭秽糜烂,不免动刀,则有妙剂,可以代刀,不可轻泄,即白矾枯朴硝二味为末敷之。
如金刃伤则后用之。如舌衄,必有血泡,破之复胀,可用线于舌根颈缚住勿除,于颈项上截血。